教师节,略谈《孔子圣迹图》

2024-09-17  A+ A-
  《新江南网》江南第一门户网站!
 追踪网络热点,关注民生动态,传播江南文化,倡导网络新时代!
https://www.xjnnet.com/新江南网欢迎您! 

明版彩绘绢本《孔子圣迹图》(局部)图源:书格

(约)成化/弘治年间绘本,孔子博物馆藏

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早在西周时期,就有“弟子事师,敬同于父”的说法。《尚书》曰:“天降下民,作之君,作之师。”“一日为师,终生为父”的深情厚谊,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”的默默奉献,以及“师者,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”的崇高使命,都是尊师重教历史文化的生动体现。值此第四十个教师节之际,我们一起追溯探寻引领文化星河的孔子足迹。

明版彩绘绢本《孔子圣迹图》(局部)图源:书格

(约)成化/弘治年间绘本,孔子博物馆藏

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记载:“高皇帝过鲁,以太牢祠焉。”早在西汉初期,就已经有了中央王朝对孔子的祭祀。《孔子圣迹图》是一部以孔子画像为基础、以其生活行迹为内容,反映孔子生平事迹的连环图画,情节生动,贴近现实。依据现有的史料和分析来看,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的《孔子圣迹图》始于明代,流传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。虽图文作者、篇幅形式、绘制手段等各不相同,但总体而言,它们都以时间为经、事例为纬,反映孔子的生平事迹,不失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反映人物事迹较全、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连环图画,是一部形象化的孔子编年史。

明版彩绘绢本《孔子圣迹图》(局部)图源:书格

(约)成化/弘治年间绘本,孔子博物馆藏

明正统九年(1444),监察御史张楷依据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中记述的孔子史实,旁采《论语》《孟子》等儒家经典,截取部分事迹内容绘制辑成反映孔子生平29件事的《圣迹图》,并配以说明和赞诗,木刻传世。今所知、所见的诸《圣迹图》,应以此木刻本为诸本之祖

明版彩绘绢本《孔子圣迹图》(局部)图源:书格

(约)成化/弘治年间绘本,孔子博物馆藏

其后有明弘治十年(1497)何珣(字廷瑞)跋刊本、明弘治年间彩绘本、明正德元年(1506)邓文质刊本、明嘉靖二十七年(1548)沈藩朱胤木多刻本、明隆庆六年(1572)刊本、明万历十七年(1589)武林吴嘉谟辑、序刊《孔圣家语图》十一卷,以及明万历二十年(1592)山东巡按御史何出光(字兆文)石刻《圣迹之图》一百十二图。传世的各版本《孔子圣迹图》图文并茂、故事生动、绘制精细、线条流畅、形象传神,对于后世连环画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
绢刻本《孔子圣迹图》

在杭州国家版本馆“正心明德——家国文化版本展”中,《圣迹图》以长卷的形式出现在该展览第三单元“一瓢思祖德——家传中的忠孝追求”中,色彩艳丽、情节生动。

《圣迹图》

该长卷内容来自于明万历木刻填色本《圣迹图》,共有孔子画像1张和39张孔子事迹图,以图文的形式讲述了孔子姓名之由来、出生时的天赐吉兆、孩童时的聪明伶俐、学习时的不耻下问、为师后对学生的谆谆教导、周游列国时天下为公思想的传播及历朝历代对他的推崇等故事。

该《圣迹图》源于明代吴嘉谟编,万历十七年(1589)刊刻的《孔圣家语图》。区别在于《孔圣家语图》是木刻本,《圣迹图》则是填色本,但展现的都是孔子的一生行迹和忠孝家风。

《孔圣家语图》

 在整个作品当中,有几幅图与孔子求学、拜师、为师有关,让我们共同欣赏。

《圣迹图》之学琴师襄

《圣迹图》之学琴师襄:师襄,亦称师襄子,孔子时代鲁国乐官。该图表现的是孔子向师襄学习琴艺的场景,画面中孔子在树下抚琴,师襄对面而坐,众人聆听琴曲,童子在旁侍备茶饭。据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记载,孔子学琴于师襄,十日不学新曲,在弹奏中突然说:“非文王,谁能为此?”师襄惊叹孔子的悟性,说此曲正是《文王操》。《学琴师襄》一图,展现了孔子向师襄学习琴艺的专注与执着,他不仅追求技艺的精进,更力求领悟曲中之意、作者之心,体现了孔子对知识的深度探索与追求。

《圣迹图》之问礼老聃

《圣迹图》之问礼老聃:老聃即老子,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过前圣古训。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记载老子的赠语:“吾闻富贵者送人以材,仁人者送人以言。吾不能富贵,窃仁人之号,送子以言,曰: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,好议人者也。博辨广大危其身者,发人之恶者也。为人子者毋以有己,为人臣者毋以有己。”老子的谆谆教诲,让孔子深刻理解到谦逊与自持的重要性。

《圣迹图》之观周欹器

《圣迹图》之观周欹器:该图描绘的是孔子带领弟子参观鲁桓公庙的场景。欹器,古代一种倾斜易覆的盛水器。水少则倾,中则正,满则覆。孔子以欹器为喻,教育弟子“满招损,谦受益”的道理,强调了中庸之道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哲学思想。

《论语·为政》写到:“子曰: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。”这是孔子对自己生命历程最完整的表述。《圣迹图》就是其一生奋进不已的写照,它不仅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,而且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、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。

“国将兴,必贵师而重傅”。在教师节,致敬孔子,同时也向所有的老师们致以节日的问候!

▼相关阅读▼

《耕织图》和於潜的“老领导”楼璹

王潮生:中国古代《耕织图》研究的开拓者

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-1